当双方武将同时拥有先攻状态时,系统会通过比较双方的速度属性来判定最终出手顺序,速度更高的一方将获得优先行动权。这一判定逻辑贯穿于所有战斗场景,包括PVP对战、PVE关卡及同盟攻城等玩法。需若武将被施加遇袭状态(行动滞后效果),该状态会与先攻相互抵消,仍需回归速度属性的基础判定标准。
先攻状态的获取途径主要分为战法、兵书、特技、阵法四类。其中战法类如白马义从提供的群体先攻,兵书类如疾战突围赋予的个体先攻,均为常见触发方式。特技装备如赤兔马的专属先攻效果,以及阵法类如八门金锁阵的减伤兼先攻加成,都能在特定条件下改变出手顺序。所有先攻效果均遵循不可叠加原则,重复施加仅刷新持续时间而不会提升优先级。
速度属性的培养需通过武将升级、装备强化、兵种适性三方面协同提升。每名武将拥有固定的速度成长值,每提升1级可增加对应属性;装备中的坐骑类道具如的卢能直接提升速度数值;兵种适性达到S级时,速度加成系数最高可达120%。实战中建议优先将速度资源分配给核心控制型武将,确保其先手释放缴械、震慑等关键战法。
特殊战斗场景下的判定存在例外情况。例如在同盟攻城战中,守城方驻军默认无先攻状态,攻城方的先攻效果可完全生效;而遭遇战中的伏击机制会强制使进攻方获得首回合先攻,速度属性不再参与判定。部分赛季专属剧本如兴师伐乱引入的天气系统,可能通过大雾环境临时禁用先攻效果,需根据战场动态调整策略。